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球盟会链接希望未来

残特奥会倒计时200天广州赛区9大场馆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验收-球盟会控股有限公司

残特奥会倒计时200天广州赛区9大场馆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验收

  5月22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2025年残特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200天。当天下午,“闪耀残特奥 出彩人生路”——追梦助梦故事会活动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残特奥会倒计时200天广州赛区9大场馆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验收(图1)

  活动现场介绍了当前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场馆的无障碍改造情况。记者了解到,广州赛区共有30个场馆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其中9个场馆承办残特奥会田径、轮椅篮球等30%的比赛项目,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还将承办残特奥会开幕式。目前,广州赛区承办残特奥会的9个场馆均已完成无障碍改造验收。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我们除了场馆的无障碍改造之外,也希望从整个市政层面提升无障碍环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副部长兼设计总监郑启皓说。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办好残特奥会的首要条件。郑启皓介绍,广州赛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有四大特点。

  首先是提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赛区”建设理念,打造通行零高差、场馆零障碍、信息零屏障的“零障场馆”。比如,赛事场馆内“逢阶必坡”“逢棱必圆”的设计方法,让残疾人运动员通行无碍;无障碍电梯特意增设的“脚踢式呼梯按钮”,让出行更便捷。

  其次,广州赛区施行“一馆一策”无障碍精准改造。例如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和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均按照国家无障碍环境认证最高等级的三星级设计。天河体育中心打通场馆无障碍设施与城市无障碍环境衔接的最后“一米”,通过拆围透绿、全路径盲道铺设、小转弯半径建设等精准改球盟会造方法,建成全民全龄友好的无界人民体育公园,是独具广州特色的“零障赛区”先行先试样板。

  广州赛区还引入“样板间制度”。“我们会先打造一个样板间,专门邀请残疾人体验试用,并收集他们的意见进行整改,目的就是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从‘有没有’提升到‘好不好’的标准。”郑启皓说。

  第三是采用“永临结合”方式建设场馆无障碍环境,平衡永久性改造与临时性设施比例,运动员区、观众区等关键区域做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瞬时需求通过临时设施补足,增强场馆韧性。例如,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增设轮椅坡道联通首层和二层平台,既满足残特奥会开幕式大量轮椅观众入场和疏散需求,赛后又为市民提供一个贯通场地的全天候空中跑道。

  第四是智慧赋能,助力场馆无障碍升级。广州赛区在场馆智慧运行管理云平台上嵌入场馆无障碍智慧管理板块,室内高精度导航系统、智慧场馆预警等设施,保障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使用场馆的服务与设施。赛时场馆设立无障碍服务中心,从视、听、触、交流全面提升残障人士的参赛和观赛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