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152公里一个医疗点医护人员分秒必达——“5分钟急救圈”守护运动员
2025年07月10日 深圳特区报 版次:A05 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7月1日至8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项目在深圳市龙岗区举行,作为本届残特奥会的首场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16支队伍(广东两队)共188名运动员参加。
在这场展现生命力量的竞技背后,一支由122人组成的医疗卫生保障团队,以“毫米级”的精准与“秒级”的响应速度,为赛事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医疗站就在终点线边上,摔个车就可能直接摔进去。”选手间的调侃道出了医疗保障的硬核实力,广东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采用“一站三点”配置:医疗站紧邻赛道出口仅20米,3个医疗点呈三角定位覆盖东、西观众席及赛区,确保医护人员分秒必达。
龙口水库公路赛段,医疗保障配置更是“卷出天际”。在7.6公里的环湖赛球盟会官网入口道上,1个总站+5个固定点+1个机动队,平均每1.52公里一个医疗点,比国际标准的平均2.5公里一个,整整密了一圈!
5号医疗点是医疗保障组严密守护的对象,通过提前踩点,医疗保障组发现这里弯急坡陡,医护人员直接搬来便携式脊柱固定板在此守护。7月4日,公路赛3公里个人追逐赛中,5号医疗点就先后接诊了数位“秋名山车神”,幸好处理及时,保证了赛事最终顺利完成。
赛事期间正值小暑,加上台风外围影响,深圳天气持续“高烧”,冰桶+冰水混合物成了医疗站的标配,选手冲刺完,医护人员直接冲上实施物理降温。
真正的专业不是等摔车再救,而是把风险掐死在摇篮里。医疗保障组赛前化身“运动员健康侦探”,向各领队提前了解选手身体状况。山东队一名脊柱损伤的运动员,体温调节功能欠佳,医护人员赛前为他安排了冷水澡SPA降温,又在终点拎着冰水混合物守护,“服务比健身私教还周到”,让运动员和领队竖起了大拇指。
龙岗大运片区生态环境优越,蛇虫时有出没。医疗保障组直接安排上全员防蛇培训,蛇伤急救要领个个精通。
运动员用药需遵循严格规范。每日早上六点半,医疗保障组人员已抵达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医疗物资。药品柜分为绿、黄、红三色标签,绿色是“允许使用”,黄色是“赛内禁用、赛外不禁用”,红色是“禁用”,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比超市货架摆放得更加治愈。
赛事酒店医务室每日24小时接诊,与竞委会建立“联络直通通道”实现伤病员转运无缝衔接。截至闭幕,两处医务室累计服务29人,形成“训练场-赛场-酒店”的全链条保障网络。
作为粤港澳联合承办的首个国家级赛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对医疗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深圳市构建“市级统筹+分区实施”体系,成立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的领导小组,联动10个区24家三甲医院组建900余人保障团队。27个场馆设置50个医疗站、117个医疗点,47家酒店配备医务站,形成“5分钟急救圈”。
赛事指挥中心配备智慧大屏系统,实现急救指令全流程闭环管理。市急救中心升级120系统,新增涉水救护车及880台AED设备,组建7支应急队伍。此次自行车赛实战数据显示,医疗站点累计接诊102人,5例转运病例均得到及时处置。
随着十五运会临近,深圳正推进医疗保障智能化升级,以“全区域、全时段、全人群”的保障体系,为即将到来的国家级体育盛会筑牢健康防线。
主办单位: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技术支持单位:深圳残疾人网站联系方式:0755-1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