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荣耀!脑瘫患者的硬地滚球追梦之路——探访残特奥硬地滚球项目
2025年,残特奥会的号角即将吹响,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眼前。这一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吸引了无数目光。而在这其中,广东省硬地滚球队的故事,尤其让人球盟会动容。作为一项专为脑瘫患者和严重躯体功能障碍运动员设置的比赛项目,硬地滚球展现了勇气与坚韧。
走进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记者见到了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这里的运动员们虽然面临着身体上的挑战,但他们的精神却是无比坚定。硬地滚球的比赛形式也颇具特色,运动员们需坐在轮椅上进行投球,得分依据投出的球与目标球的距离计算,最终累积分最高者获胜。这项运动自2002年在中国内地开始发展以来,已经在全球75个国家中得到推广,成为残疾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硬地滚球队的教练谭巍麟,是国内最早接触这项运动的人之一。他执教硬地滚球已有20余年,见证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逐渐崛起。谭教练不仅是选手们的指导者,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他表示:“硬地滚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我们的梦想和信念。”
在这个团队中,有几位运动员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赛场上,成为了硬地滚球的代表。林细妹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夺得金牌,这一刻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硬地滚球历史上的一次突破,标志着这项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郑远森、杨贝贝和蓝智坚等选手也在各自的赛场上书写着辉煌,郑远森更是曾在伦敦残奥会和广州亚残运会中都获得了金牌。
回顾硬地滚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004年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第一届全国锦标赛,标志着这项运动正式被列入残疾人体育的比赛项目。如今,随着残特奥会的临近,广东省硬地滚球队的选手们正全力以赴,积极备战。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获得好成绩,更是希望通过这项运动,向社会传达残疾人运动员的勇气和拼搏精神。
无论是赛场上的紧张对决,还是训练中的艰苦付出,硬地滚球队员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残疾并不等于无能。每一次投球、每一次得分,都是他们追逐梦想的见证。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残特奥会上,广东省硬地滚球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体育,为他们的梦想助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